怀远河溜法庭:扎根基层善作为 情系群众促审判

发布日期:2021-09-07 15:58 信息来源:蚌埠市委政法委 浏览量: 【字体:  

河溜人民法庭现辖河溜、万福、淝南三镇,人口20万人左右,目前法庭有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两名,法庭年均办案量达到800件以上,多次获得“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市优秀庭室”等荣誉,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纠纷。2021年以来受理案件813件,结案698件,结案率85.75%,调撤率56.21%,法庭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扎根基层,勇于担当抓队伍

法庭突出政治能力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注重对青年法官的传帮带,重点指导青年法官熟悉社情民意、掌握办案特点、领悟调解方法、提升庭审与法律文书制作水平,增强青年法官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厚植为民情怀,坚定司法信仰,增强司法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司法的公信力。该庭员额法官褚昭光大学毕业后便投身基层10余年,已然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员额法官。近三年,褚昭光个人办案量年均超过500件,2021年被推荐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像褚昭光这样深入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干警在河溜法庭还有很多,也获得过诸多殊荣,吕云侠在任庭长期间,1998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9年被评为“全国法院模范”;季诚在任庭长期间,2011年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面向群众,多措并举解民忧

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完善多项便民利民措施,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司法公正和司法温暖。一是将巡回审判与法治宣传相结合。通过巡回审判就地开庭,通过送法下乡、进校园进行法制宣传、以案释法,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让当地群众最直观地感受到法治教育,最大限度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进一步优化法庭布局,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法庭。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大厅,具有诉讼立案、诉讼费收取、案件查询、接待、远程调解等功能,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其中新安装的“云上法庭”设备,具有实时远程视频对话、信息核实、调查询问、调解陈述等全部审判流程功能,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端参与庭审,还可通过手机端浏览案卷信息,无接触的新颖审理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凸显了独特价值。如一起离婚案件,双方有调解意向,但是均不在本地,原告远在四川,被告远在上海,法庭干警组织双方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调解,并在线上达成了协议,案件得到顺利化解。三是优化传票送达程序和公告送达程序。在通过全国统一送达平台进行送达的基础上,对公告送达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打电话、加微信和在被告所在村(居)委会的公告栏直接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送达,送达效率明显提升。

坚持创新,推进家事审判改革

法庭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法庭职能和人民调解遍及城乡、队伍完善的工作优势,形成化解家事案件的整体合力。一是推动完善家庭成员司法保护措施。向家事案件当事人发放《人身保护令申请告知书》,对可能遭受家庭暴力的做出《人身保护令》,及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推动建立反家庭暴力整体防治网络。加强与辖区派出所、村委会、妇联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常态化联动,共同构建家庭暴力预防与处理的协作平台。三是推进家事审判和人民调解工作有效联动,建立了婚姻家事案件调查员制度。从辖区乡镇中每村分别邀请一名调解员,专职家事调解,家事调解员登记入册,并向社会公开。法庭立案工作人员与家事调解员进行对接,将家事纠纷案件移送,进行诉前先行调解,实行案件过滤分流,有利于公正、高效地处理家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海涛 向文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