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法院“菜单式”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工作
为切实做好全市法院系统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蚌埠中院根据省高院监督联络工作精神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人大代表见证司法活动相关要求,与蚌埠市人大常委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菜单式”联络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共同构建“全局谋划、广泛参与、上下互动、横向合作、整体推进”的人大代表“菜单式”联络工作格局,更好服务人大代表监督见证人民法院司法工作。
首先,推进管理一体化,盘活全市一盘棋。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意识,找准结合点,将代表联络监督工作纳入全市两级法院“管理一体化”体系,充分发挥中院的协管督导职能作用,形成两级法院代表联络工作合力,努力营造“两个更加”良好氛围,即全市法院更加自觉接受监督、人大代表更加关心支持法院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适用范围包括在蚌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县区人大代表,实现人大代表全面覆盖。创新开展代表跨域视察活动,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感知法院与法同行”专题视察,明确县区人大代表可以交叉进行,延展人大代表监督见证司法活动感知面,进一步提升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感知度和认同感。
其次,健全联络方式,丰富“菜单”内容。继续坚持“经常性和针对性并重、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普遍化和个性化融合”原则,将人大代表联络方式分为定向结对联络和日常联络。其中,市中院已于年初制定《关于加强在蚌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定向结对联络工作的规定》,实行“定员结对、定量联系、定向服务”的三定联系人制度,定向结对联络全国、省、市人大代表393名,实现代表联络监督“全覆盖”、“精准化”。完善联络监督内容,丰富可选择“菜单”。代表监督联络内容包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活动和市法院组织的活动,其中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年度工作及监督司法工作计划,根据法院月度联络菜单,组织或推荐人大代表参加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跨域视察、列席会议、督办信访件等5类活动;市中院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及工作实际,每月确定联络菜单,活动项目4项左右,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开放日、宪法宣誓、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截至7月底,市中院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各类活动共计156人次,法院工作得到受邀代表的高度评价。
再次,完善组织实施,让人大代表“点餐”。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市中院负责组织实施,区县人大常委会及人民法院协力配合,初步形成覆盖市区县的联络工作机制。除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或人民法院主动邀请的活动外,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监督权力有了更多选择权,可根据法院提供的联络菜单以“点餐”方式自主选择参与人民法院活动项目。市中院按月度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及实际活动安排,提供月度联络菜单,并在人大代表参加活动后,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适时调整“菜单”内容,持续完善代表联络监督活动形式和内容。目前已收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8条,共吸收采纳6条。
第四,明确联络要求,完善代表联络长效机制。坚持“全面联络、深度联络、精准联络、规范联络”四项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定向结对联络长效机制。坚持“全面联络”,要不断完善全覆盖、精准化的定向结对联络体系,推进“人大代表、特约监督员”联络平台建设,通过新媒体平台充分展示人民法院阳光司法良好形象。坚持“深度联络”,突出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人民法院 司法活动,邀请和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专项调研、专项检查、卷宗评审等活动,推动重点工作开展。坚持“精准联络”,要结合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及全市法院各自特色,找准代表联络工作的结合点,有针对性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法院,增强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坚持“规范联络”,要持续完善议案建议及人大代表关注问题的办理督办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流程管理,及时反馈问题处理情况,确保办理质量和工作实效,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保驾护航,为人民法院执法办案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王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