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司法局“三全”助力打造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

发布日期:2020-10-23 10:46 信息来源:蚌埠市委政法委 浏览量: 【字体:  

为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蚌埠市司法局以“预防、主动、全覆盖”为重点,聚焦农民工权益保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深入推进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着力打造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

全面宣传加固“意识壁垒”。一是开展法律援助“流动岗”。组织动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律师、志愿者在建筑工地、车站、集贸市场、工业园区、劳动力市场等农民工密集场所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宣传资料,积极做好情绪疏导和维稳宣传工作。通过面对面宣传,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引导、协助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二是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组织律师宣讲团深入企业、产业园区开展法律体检,及时防范化解企业因债权债务、劳动用工、合同纠纷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做好源头预防。同时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向企业宣传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等法律法规,提示企业注意用工规范,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三是强化新媒体宣传与运用。借助QQ、微信平台开通法律援助QQ远程视频和蚌埠司法微信公众号,提供远程视频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宣讲、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服务,方便农民工及时获取法律援助信息,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和应用率。截至目前,接受线上法律咨询206人次,推送农民工讨薪途径及典型案例30余条。

全线联动畅通“维权通道”。一是完善服务网络。建立纵向市、县(区)、乡(街)、村(居)四级贯通,横向覆盖公、检、法、工等多个部门的立体化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方便农民工就近咨询、申请法律援助。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市、县(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加强与仲裁、劳动监察、信访等部门协作,充分落实农民工欠薪案件信息通报、介入前置和案件转交机制,对总工会、劳动监察部门转交的群体性案件一律先介入、后受理,第一时间帮助农民工了解维权途径,及时防范和处置侵权事件。同时加强调援对接,推进调解协商解决机制。在实际处理案件中,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同各级调委会,积极采取非诉方式结案,争取帮助农民工最短时间化解矛盾,降低维权成本。三是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依托全市法援机构、工作站、联系点设立农民工讨薪维权接待岗,对涉及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简化审批程序、快速受理、快速指派、快速承办的“一免一简三快”工作机制,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且材料齐全的,做到所有手续当天一次性办结。疫情期间,对于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等紧急或特殊案件,优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农民工维权“零距离、零等待”。

全程监督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推进落实农民工讨薪“零投诉”。加强法律援助人员业务培训,指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律师承办涉农民工案件的办理,对已受理未结案的农民工维权案件实行全流程监管,定期进行清理、督办,加快结案进度。同时建立群体性讨薪等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受援农民工及办案机关意见征询等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旁听庭审、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对已办结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100%回访,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构建完善的农民工讨薪案件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案件办理质效。二是延伸讨薪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为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案件执行难问题,法律援助机构启动支付监督服务。在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胜诉后,动员承办律师继续跟进、协助受援人申请强制执行事宜,并与法院执行部门建立沟通机制,推动农民工讨薪、索赔执行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处理、快速执行,力争农民工讨薪维权成果早日落地。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涉及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1314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479万余元。(刘蓓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