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司法局“三办”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

发布日期:2020-10-14 08:35 信息来源:蚌埠市委政法委 浏览量: 【字体:  

   蚌埠市司法局以惠民、便民为目标,立足职能,强化资源整合,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供给,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切实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

升级服务“助力办”。一是简化程序快速办。对符合法律援助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的缩短办理时限,实行所有手续当天一次性办结。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三优先”服务,并实行当场受理、审批和指派。二是优质服务上门办。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或患有重大疾病的群体,改变以往“请进来”援助方式,主动“走出去”,推出电话咨询预约和上门办理服务,努力实现该类案件“零次跑”。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314件,提供来电来访咨询服务7245人次。

减少路程“就近办”。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就近援助。纵向上,建立以市、县(区)法援中心为龙头、乡(街)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依托、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为支架的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横向上,在公、检、法、工、青、妇、残等部门设立法援工作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就近就地申请法律援助。二是加强信息化应用,智能援助。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援助”手段,依托“12348安徽法网”、蚌埠政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推出在线咨询、网上申请、进度查询、投诉处理等线上办理服务事项,减少群众现场跑。同时开通QQ远程视频、蚌埠司法微信公众号,通过QQ视频连线解答法律疑难、宣讲法律知识,微信推送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真正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指尖上。

下沉服务“省心办”。一是邮政快递“代替跑”。对偏远地区或当事人身在异地的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中心在案件审批后直接将法律援助决定书等文书材料通过邮寄方式寄送给受援人,免去受援人奔波之苦。二是容缺机制“少跑腿”。疫情期间,针对群众出具经济困难证明较为困难的情形,在全省率先试行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符合援助条件但申请人无法出具经济困难证明且案情紧急的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在申请人自愿签订承诺书后直接予以受理,减少群众跑腿的同时帮助当事人尽早尽快办理援助事项。(刘蓓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