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微法庭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发布日期:2023-05-19 16:25 信息来源:蚌埠市委政法委 浏览量: 【字体:  

村民借贷五年未偿还,微法庭调解成功解民忧。这里说的是刚刚发生在禹会区法院的事。而让这个“大麻烦”最终得以消除,该院的一个村居微法庭做到了。如同战场上的“排雷高手”,这个微法庭从细微处入手,工作直插最前沿,嵌入村居“小支点”做好司法大文章。




   
先从纠纷说起。201712月,周某因生意资金周转向陈某借款三万元,约定月息1.6%,但202011月至今周某停止还本付息,陈某屡次协商不成,无奈之下诉至法院。禹会区法院受理后,法官首先进行诉前电话调解、随后又与基层组织上门联调,被告仍表示无力支付,纠纷化解一时陷入僵局。

于是案件导入了诉讼程序,禹会法院马城法庭办案法官抓住双方友情流露的细微时机,当庭再次组织调解,用为当事人着想的朴素语言、用换位思考的逻辑关系、用与其“失信被执行”不如“坦陈先求和”的解困方法,使调解艰难却又有所松动地往好的方向发展。经过近十轮思想和心灵的碰撞,最终达成双方均表示满意的、具有还款可操作性的调解协议。     

法官就在马城法庭,当事人却足不出村地出现在禹会村的村委会三楼的村居微法庭里,通过“一根网线、一个终端”,聆听并回应着办案人员隔空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困扰当事人五年之久的麻烦事终于有了双方满意的结果。

今年以来,禹会区法院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官”“法官进网格”的迭代升级,建立了覆盖全辖区的村居微法庭,法院干警与基层组织成员“混编”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生力军,他们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显身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这样开庭方便快捷,社会进步、法治进步真是棒!以前俺们想都不敢想。”走出简洁明亮、朴素大方的村居微法庭,原告陈某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张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